新安九日感怀寄族中兄弟

年年此日逢重九,逐逐殊乡异所之。
却忆壶觞招客醉,漫看琴剑送人归。
旅怀牢落可谁共,萍迹飘流惟我期。
法竹山高成胜会,几人同插菊花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个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写给族中兄弟的,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怀念。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1. 前两句:年年此日逢重九,逐逐殊乡异所之
这两句直接点明了时间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在他乡漂泊,远离故土。这里“重九”指的是重阳节,而“殊乡异所之”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四处漂泊的状态。

2. 三、四句:却忆壶觞招客醉,漫看琴剑送人归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回忆起在家乡时与亲朋好友相聚的场景,大家一起欢聚饮酒,乐而忘归。而“漫看琴剑送人归”则写出了在异乡,看到别人回家的背影,自己却无法归去的无奈。

3. 五、六句:旅怀牢落可谁共,萍迹飘流惟我期
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漂泊感。诗人提到自己的心境沉重,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只能与自己孤独相伴,就像随波逐流的浮萍一样,四处漂泊。

4. 最后两句:法竹山高成胜会,几人同插菊花枝
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对过去家乡重阳节美好时光的怀念。他提到在家乡,山上竹林高耸,成为聚会的好地方,而如今只有自己在异乡插着菊花,回想起小时候与兄弟们一同插菊花的情景。这里使用了“法竹山”和“插菊花枝”等元素,既增加了诗意,也表达了对家乡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重阳节这一特定节日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孤独感。同时,诗人通过具体场景和意象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深切情感,让读者也能够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