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馆娃宫

馆娃宫畔顾,国变生娇妒。
句践胆未尝,夫差心已误。
吴亡甘已矣(一作昔谁在),越胜今何处?
当时二国君,一种江边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历史故事,用对比手法展现了权力与美色的致命诱惑。

前四句聚焦吴王夫差:他在馆娃宫(西施住所)流连忘返时,越王勾践正在卧薪尝胆。用"娇妒"形容西施的美貌引发的祸患,而"胆未尝"与"心已误"的对比,生动说明夫差沉迷美色时,勾践早已暗中准备复仇。

后四句转向历史结局:曾经强大的吴国灭亡了,胜利的越国如今又在哪呢?最后两句最震撼——两位君王看似是死对头,最终却同样葬在江边,用"一种"强调他们本质上都是权力游戏的牺牲品。

全诗像一部历史快剪:通过馆娃宫这个奢靡场所切入,用美色误国、复仇成功、王朝更替、殊途同归四层转折,揭示再辉煌的霸业终将化为尘土。最妙的是结尾的江边墓,让读者突然意识到,生前你死我活的争斗,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同样的悲剧轮回。

于濆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