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蓝田
甲申之秋月建戍,我行商岭正落木。山英似与行子期,拨雾披云到山腹。
古潭千丈照锦峰,下有蛰龙上栖鹄。高风吹雪已多时,熊耳双尖寒欲缩。
新乘一水出龙涡,惊见千峰遮木槲。南山秀拔北山雄,剑戟森然对群玉。
崎岖直过蓝田西,始见商山真面目。悟真峡口忽中断,天末修眉画浓绿。
此峡何年得此名,曾有金仙搆华屋。西岩石室悬细水,万斛琼珠输辋谷。
行人尚说有七盘,瘦马已愁疲百曲。风门放眼望秦川,扰扰更嗟尘界局。
去年游骑渡葭芦,万里横行如鬼速。灞陵原下马饮血,太华峰头虎择肉。
今年九月未防秋,始见登场有新谷。一鞭莫指古招提,疏雨有情留客宿。
主人闻客喜相接,尊酒笑谈如昔夙。蹇予懒散本真性,临水登山此生足。
一行作吏志益违,十载从军双鬓秃。官家后日铸五兵,便拟买牛耕白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游历蓝田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1. 自然景观的壮丽 诗中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蓝田山的景色:古潭如镜映照山峰,蛰龙和栖鹄增添了神秘感;高风吹雪,山峰如剑戟般耸立,展现出大自然的雄奇。尤其是"悟真峡口忽中断,天末修眉画浓绿"一句,把峡谷的陡峭和山色的青翠写得如诗如画。
2. 旅途的艰辛与收获 作者骑着瘦马走过崎岖山路,疲惫不堪,但登上风门远眺秦川时,眼前的开阔让他暂时忘却了疲惫。这种先苦后甜的体验,让读者感受到旅行者的坚持和登高望远的快意。
3. 对现实的感慨 诗中提到"去年游骑渡葭芦"的战争场景,与今年"登场有新谷"的和平景象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最后几句"一行作吏志益违,十载从军双鬓秃"更是直接抒发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归隐田园的渴望。
4. 语言特色 全诗用词朴实却形象,比如"熊耳双尖寒欲缩"把山峰拟人化,写活了寒冷中山峰的形态;"万斛琼珠输辋谷"把瀑布比作倾泻的珍珠,既华丽又贴切。这种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不仅展现了壮丽山河,更通过旅途见闻抒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在欣赏美景之余,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那颗厌倦官场、向往自然的心灵。这种对自由的渴望,是超越时代的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