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二

寒雁挟风过古木,春鸠带雨集荒园(以上《宾退录序》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自然野趣的生动画面,通过两种鸟类的对比,展现了季节交替时的独特韵味。

前一句"寒雁挟风过古木"写的是秋冬之景:大雁乘着寒风掠过苍老的树木。一个"挟"字让风有了实体感,仿佛能看到大雁借着风势飞行的姿态;"古木"则暗示着时间的沧桑感。整个画面透着几分萧瑟,却又带着自然的壮美。

后一句"春鸠带雨集荒园"突然转向春日景象:斑鸠冒着细雨聚集在荒废的园子里。"带雨"二字让读者仿佛能听见雨滴声,看到鸟儿羽毛上挂着水珠;"荒园"虽显寂寥,但春鸠的到来为它注入了生机。两句形成鲜明对比,一寒一暖,一飞一落,展现了自然界循环往复的生命力。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这两组精妙的意象对比,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对四季变迁的细腻观察,以及对自然万物生生不息的赞叹。简单的十四个字里,既有视觉的画面感,又有听觉的想象空间,还暗含触觉的温度变化,充分展现了古典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魅力。

赵与时

赵与时(一一七五~一二三一),字行之,又字德行,寓临江(今江西樟树西南)。太祖十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二)。弱冠应举不第,宁宗时补官右选。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第进士,官丽水丞。绍定四年十一月卒。有《宾退录》行世。事见《彝斋文编》卷四《从伯故丽水丞赵公墓铭》。今录诗四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