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十二时 其二 咏史十二首》用短短四句讲了一个充满戏剧性的历史故事,像电影镜头一样精彩。
前两句"鸡鸣丑时,子胥告别平王逃走":在凌晨最黑暗的时刻(丑时),伍子胥被迫离开楚平王仓皇出逃。这里用"鸡鸣"这个日常景象反衬出逃亡的紧张感,就像我们半夜惊醒听到鸡叫时那种不安的感觉。
后两句画面感更强:会稽山里藏着个"眉间赤"的勇士(传说中眉间有红痣的刺客专诸),而伍子胥腰间的龙泉宝剑似乎在低声咆哮。这里用宝剑的"吼"声这个拟人手法,把主人公内心的愤怒和复仇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像现代动作片里英雄拔剑前那种蓄势待发的紧张气氛。
全诗最妙的是把历史典故压缩成四个动态画面,就像现在流行的"四格漫画":黑暗的逃亡时刻、山中的神秘刺客、寒光闪闪的宝剑,每个画面都充满张力。即使不了解伍子胥复仇故事的人,也能感受到诗中那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氛围和快意恩仇的侠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