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槱默 其二

飞蛾恋逐眼前光,身殒膏火空茫茫。
蛆蝇变化出复没,生死不离污秽场。
求之有道得有命,可把枯荣乱邪正。
进德修业当及时,去去光阴难语进。
汝为君子无腼颜,啜菽饮水尽亲欢。
不然正使位一品,九地含羞吾得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和直白的语言,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追求要分清正邪,别为眼前利益迷失方向。

前四句用飞蛾扑火和蛆蝇打比方:飞蛾为追光烧死自己,蛆蝇在粪坑里打转——就像有些人为了名利不择手段,最终害了自己。这里"膏火"指灯火,"污秽场"比喻肮脏的名利场。

中间四句是核心观点:追求东西要讲方法、看运气,不能把好坏标准搞混了(比如把有钱就当成功)。时间不等人,提升品德、学习本领要趁早。"枯荣"指人生起伏,"邪正"指是非对错。

最后四句像长辈叮嘱孩子:要做堂堂正正的人("君子无腼颜"),就算吃粗粮喝凉水("啜菽饮水"),只要对得起良心、让家人安心就好。反之就算当大官("位一品"),死了也羞愧难当("九地含羞")。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飞蛾、蛆蝇这种常见害虫作比,画面感强,让人一看就懂 2. 把抽象的人生选择比作"灯火""粪坑",特别形象 3. 最后用"当官"和"吃粗粮"的对比,强调品德比地位更重要 4. 语气像老父亲谈心,既有严厉警告(飞蛾的下场),又有暖心劝诫(家人欢聚)

本质上是在说:别被浮华迷惑,活得问心无愧才是真成功。这种劝人向善的智慧,放在今天职场、生活中依然适用。

钱时

严州淳安人,字子是,号融堂。绝意科举,究明理学。江东提刑袁甫建象山书院,招主讲席。理宗嘉熙二年以荐授秘阁校勘,召为史馆检阅,求去,授江东帅属归。有《周易释传》、《学诗管见》、《融堂书解》、《四书管见》、《两汉笔记》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