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舜帝南巡苍梧(今湖南一带)去世后,他的两位妃子娥皇、女英泪洒竹子的传说故事。
前两句"玉驭苍梧去不还,泪痕洒竹尚斑斑":舜帝乘着玉饰的车驾去了苍梧就再没回来,妃子们的泪水洒在竹子上,至今还能看到斑斑点点的泪痕。这里用"玉驭"显示舜帝的尊贵,"泪痕"二字让悲伤具象化,竹子上的斑点成了永恒的思念印记。
后两句"空传朱瑟流幽怨,谩许明珠解佩还":徒然流传着妃子弹奏红色瑟琴抒发哀怨的故事,说什么用明珠能换回舜帝的玉佩(意指让舜帝复活)都是虚妄。这里"空传""谩许"两个词透露出深深的无奈,用"朱瑟"这个鲜亮的意象反衬哀伤,最后用"明珠解佩"这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把思念推向极致。
全诗短短四句,把传说故事、景物特征和深沉情感完美融合。竹子上的斑点、红色的瑟琴、闪亮的明珠,这些色彩鲜明的意象让哀思更加动人。最后点明生死相隔的残酷现实,让整首诗的忧伤余韵悠长。诗人用最精炼的文字,写出了最永恒的思念。
史正志
史正志,字致道,丹阳人,南宋大臣。《嘉定镇江志》载:“史正志,字志道,丹阳人,赋籍扬之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