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用简单生动的画面,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
诗里描写一只呆头呆脑的水鸟({左咸右鸟}是古人对鹈鹕类水鸟的称呼),整天傻站在池塘边守着。明明有鱼从它脚下游过,它却总是反应迟钝抓不住机会。
诗人用"守空池"三个字点出关键——水鸟虽然看似在努力"守候",但其实是徒劳的僵化等待。后两句用鱼游过脚底的细节,更突出了这种"视而不见"的荒诞感。
这首诗的精妙在于: 1. 用动物寓言揭示人性:我们常常像这只笨鸟一样,固守陈规而错失眼前机遇 2. "总不知"三个字带着幽默的讽刺,让人会心一笑 3. 短短20个字就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景剧,有角色、有冲突、有哲理
它提醒我们:生活中很多机会就像脚下游过的鱼,需要敏锐观察和灵活应对,死守教条只会"守得空池一场空"。这种智慧在今天职场、学习中依然适用。
释鼎需
释鼎需(一○九二~一一五三),号懒庵,俗姓林,长乐(今属福建)人。年二十五读《遗教经》得悟,依保寿乐禅师为比丘。踰十年归里,结庵于羌峰绝顶,三年不下山。后由佛心才禅师挽其出。高宗绍兴初谒宗杲于洋屿,旋随宗杲移小溪,与之分座,由此得声。泉州守请开法延福,后退处洋屿八年,晚居东西禅。二十三年卒,年六十二。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大慧普觉宗杲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有传。释鼎需诗,据《续古尊宿语要》所收《懒庵需禅师语》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