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氏兄子牧之司训青田

凉飙动林柯,零露凄以白。
曰予感衰暮,抚景重悽恻。
况居忧病中,复送远行客。
惟子方妙龄,精进有馀力。
穷经期致用,云海奋鹏翼。
安知时命奇,失意主司格。
分教赴青田,吴越千里隔。
虽云官卑冷,礼数抗侯伯。
州县非不华,奔走泚诃责。
知子素明达,荣辱判胸臆。
一朝别我去,毅然无难色。
相见知何时,云树杳南北。
愿遵姬孔教,丽泽竞晨夕。
清风与高节,当立万仞壁。
尤宜戒垂堂,少慰二亲忆。
栝苍古名郡,文宪富资益。
幸寄北飞鸿,启我久茅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长辈送别年轻晚辈去远方任职时写的,既有离别的伤感,也饱含人生经验和殷切嘱托。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八句) 开篇用秋风落叶、寒露凝白的景象,烘托出作者年老多病时送别的心情。面对年轻有为的晚辈(徐牧之),作者既欣慰他像大鹏展翅般充满抱负,又惋惜他科举失利只能去偏远地区当学官。这里用"云海奋鹏翼"的壮阔画面,暗指年轻人本该有更大作为。

第二部分(中间十句) 具体写徐牧之要去浙江青田当教育官。虽然官职低微、远离繁华("吴越千里隔"),但作者提醒他:教育者的尊严不输王侯("礼数抗侯伯"),相比那些在官场疲于奔命的人反而更清高。这里用"清风与高节,当立万仞壁"的比喻,强调做人要像巍峨山崖般保持品格。

第三部分(最后八句) 临别赠言中,长辈的关怀体现得淋漓尽致:嘱咐他要勤研经典("丽泽竞晨夕")、注意安全("戒垂堂"指不要冒险)、多给父母报平安。最后提到青田虽是山区("栝苍"指括苍山),但文化底蕴深厚,期待他将来能寄信回来分享见闻。

全诗的魅力在于将人生况味融入送别场景: 1. 两代人的对比:衰病老人对蓬勃青年的复杂情感,既有羡慕也有担忧 2. 现实的智慧:不回避官场失意,但更强调在任何位置都要守住精神高度 3. 温暖的细节:像"少慰二亲忆"这样家常的叮咛,让说教变得亲切

诗中"清风高节"的比喻和"云海鹏翼"的意象,今天仍能引发共鸣——关于理想受挫时如何保持内心光芒的思考。

龚诩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