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和二年中(一作舞曲歌辞 章和二年中)

云萧索,田(一本无田字)风拂拂,麦芒如彗黍如粟。
关中父老百领襦,关东吏人乏诟租。
健犊春耕土膏黑,菖蒲丛丛沿水脉。
殷勤为我下田租,百钱携偿(一作裳)丝桐客。
游春漫光坞花白,野林散香神降席。
拜神得寿献天子,七星贯断姮娥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农村的生活画卷,既有自然风光,也有社会现实,还融入了神话色彩。

开头用"云萧索,风拂拂"营造出空旷的田野氛围,"麦芒如彗黍如粟"这个比喻很生动——麦穗像扫帚,谷粒像小米,让人立刻能想象出庄稼成熟的景象。这里展现的是关中地区(今陕西一带)的农耕场景。

中间部分转向社会现实:"百领襦"指百姓衣衫褴褛,"乏诟租"说官吏收不上税,暗示农民生活困苦。但紧接着又出现希望——健壮的牛犊在肥沃的黑土地上耕作,水边菖蒲茂盛,展现出生机。有人恳求减免田租,还有人带着钱去酬谢弹琴的艺人,这些细节让画面活了起来。

最后部分转向神话想象:春日野花盛开,树林飘香,仿佛有神灵降临。人们通过拜神祈求长寿,并将这个愿望献给皇帝。"七星贯断姮娥死"是个大胆的想象——北斗七星断裂,嫦娥死去,这种超现实的画面可能是表达对改变现状的强烈渴望。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拍田野全景,再聚焦农民生活,最后镜头拉远,融入神话幻想。诗人用庄稼、耕牛、野花这些日常事物,搭配神仙传说,既写实又浪漫,既反映民间疾苦,又寄托美好愿望,展现出古代农民在艰辛中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