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逢原挽词(代刘侍郎) 其二

惊闻义骨殒狐狸,怅失中朝一吏师。
广汉威名由擿伏,宽饶直气不容欺。
丹心共愤时多难,白首相期论少卑。
满眼西风空溅泪,何心忍读蔡邕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为悼念一位正直官员(曾逢原)而写的挽词。全诗通过几个层次表达了对逝者的敬仰和悲痛。

首联用"狐狸"比喻朝廷中的奸佞小人,说这位正直官员的去世让朝廷失去了一位能教导百官的好老师。"惊闻"二字直接表达了突然得知噩耗的震惊。

颔联用汉代两位著名清官(赵广汉和盖宽饶)作比,赞美逝者生前明察秋毫、刚正不阿的为官品格。"由擿伏"是说他能洞察隐情,"直气不容欺"强调他正直到不容许任何欺瞒。

颈联转到现实感慨:大家都为时局艰难而愤慨,这位官员直到白发苍苍时仍坚持原则,不肯随波逐流。"论少卑"三字特别有力,说明他从不发表卑躬屈膝的言论。

尾联用秋风萧瑟的景象烘托哀思,说看到西风就忍不住落泪,更不忍心去读蔡邕为友人写的碑文(暗示自己写这首挽词时同样悲痛)。"满眼"和"何心"的对比,把悲痛情绪推向高潮。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塑造了一位在浑浊官场中始终保持铮铮铁骨的清官形象,同时通过作者的真挚悲痛,让读者感受到正直之士的可贵。诗中历史典故的运用既增添了厚重感,又不会晦涩难懂,因为所举的历史人物(赵广汉、盖宽饶、蔡邕)都是著名的正直之士,很容易引发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