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秋纪事三首

天威赫赫震离宫,极目郊关万室空。
整旅未申司马法,捷书频请贰师功。
玉门关险无传檄,武库兵陈已挂弓。
自是汉家饶王气,诸陵依旧朔云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没问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整体背景和基调。庚戌年的秋天,诗人通过描绘眼前的景象和战争的氛围,表达出一种对于战争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战争的忧虑和不安,也有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和信心。整首诗透露出一种紧张、庄重而又充满希望的气氛。

具体来看这首诗的每一句:

第一句,“天威赫赫震离宫”,诗人用“天威赫赫”来形容一种威严无比的气势,这种气势来自于战争的压力和紧张感。“离宫”则可能是指行宫或者远离京城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暗示战争的前线。

第二句,“极目郊关万室空”,诗人描述的是战争的残酷现实,放眼望去,城郊的民房都是空荡荡的,表达了战争的破坏性和对百姓生活的摧残。

第三句,“整旅未申司马法”,这里的“整旅”指的是整理军队,“司马法”可能是指古代的军事法规或者战略战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军队尚未准备好应对战争的忧虑。

第四句,“捷书频请贰师功”,虽然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胜利的期待,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焦虑感。“贰师”可能指的是军队的将领或者军队本身,“捷书频请”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尽快收到战争胜利的捷报。

第五句,“玉门关险无传檄”,玉门关是古代的关隘,这里可能是指边疆的防线。“无传檄”则表示没有传达战报的工具或者渠道,暗示了边疆的局势紧张且难以掌握。

第六句,“武库兵陈已挂弓”,武库是存放武器的仓库,“兵陈已挂弓”则表达了军队已经做好战斗的准备。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军事力量的信心和期待。

最后一句,“自是汉家饶王气,诸陵依旧朔云中”,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的自豪和对未来的信心。“汉家饶王气”表示国家充满了王者的气势,“诸陵依旧朔云中”则可能是在描述皇陵依旧屹立在云中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庚戌年秋天的战争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既有对战争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担忧,也有对国家和民族的自豪和对未来的信心。整首诗充满了深沉、庄重而又充满希望的气氛。

吴国伦

(1524—1593)明湖广兴国人,字明卿,号川楼、南岳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中书舍人擢兵科给事中。以赠杨继盛丧礼忤严嵩,谪南康推官,调归德,旋弃官去。嵩败,再起,官至河南左参政,大计罢归。才气横放,好客轻财,工诗,与李攀龙等号“后七子”。归田后声名更盛。有《甔甀洞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