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无梦归天台

暂谒明光拂斗槎,杖藜归去赤城霞。
琳宫重启仙人室,金阙新辞太帝家。
祇自运心奔白日,何须掷米作丹砂。
云章赐重崆峒远,还向悬岑炼五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张无梦)辞别宫廷、回归天台山修行的场景,充满仙风道骨的气息。

开头两句写张无梦短暂拜见帝王后,拄着藜杖返回天台山,赤城山的晚霞仿佛在迎接他。"明光"指皇宫,"斗槎"是仙人的木筏,暗示他本是世外高人。

中间四句描写他回到山中的修行生活:重新打开道观的仙室,告别天宫般的皇宫。他主张修行重在内心觉悟("运心奔白日"),不需要炼丹服砂这些外在形式。"掷米作丹砂"是古代炼丹术的典故。

最后两句说虽然皇帝赐予了珍贵文书("云章"),但崆峒山这样的仙山太遥远,不如回到自己熟悉的悬岩峭壁修炼"五芽"(道家术语,指五行真气)。整首诗通过对比宫廷与山林、外在形式与内心修炼,赞美了返璞归真的道家思想,语言飘逸又充满哲理。

钱易

临安人,字希白。钱昆弟。年十七举进士,以少年轻俊被黜,然自此以才藻知名。真宗咸平二年进士。通判蕲州,奏请废肉刑,为真宗采纳。景德中,举贤良方正科,策入等,通判信州。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才学瞻敏,为文数千百言,援笔立就。又善绘画,工行草书。有《洞微志》、《南部新书》、《青云总录》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