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伤感画面,通过自然景物层层递进地传递离愁。
前两句用杨柳低垂、蝉声断续的场景,立刻让人感受到秋日的萧瑟。杨柳常象征离别,而时有时无的蝉鸣更添孤寂感,就像送行时断断续续的叮嘱。
中间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先是大海上望不到头的航线和数不清的船帆,强调路途遥远;接着镜头转向傍晚码头升起的薄雾,夕阳把光线斜斜打在孤零零的城墙上。这些画面都在说:这一别,就是千山万水。
最后两句最戳心窝子:想写封信诉说思念,可隔着万水千山,谁能帮我传递这份心意呢?这种"写了信也不知往哪寄"的无奈,比直接说"我好想你"更让人共鸣。
全诗妙在没有直接哭哭啼啼,而是让景物说话——飘摇的船帆是牵挂,孤城的落日是不舍,连那声若有若无的蝉鸣,都成了说不出口的再见。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让离别的苦涩久久萦绕心头。
鲍当
鲍当(?~1039),字平子,杭州(今属浙江)人。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进士,授河南府法曹参军。历官职方郎中,知明州、衢州、湖州。在湖州任上去世。他是宋初有名诗人,因《孤雁》诗而被称为“鲍孤雁”,因《清风集》而号为“鲍清风”。风格闲淡,近唐代韦应物诗。有《清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