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散句

暮云出寨冷,新月浴霜明。
泉飞丹嶂雨,树老碧潭龙。
宦绩羊肠后,归心雁影前。
寒芳篱菊浅,秋意暮山多。
云深鸿雨乱,篱近菊香芬。
归梦和云黯,乡书与雁迟。
山风传鸟语,池影受花枝。
月碧名倡佩,云帆大贾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像一组精致的山水小品,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秋日旅途中的各种画面。每一句都是独立的风景,但连起来又能感受到诗人漂泊中的心境变化。

开篇"暮云出寨冷"立刻带来边塞的苍凉感,像一幅水墨画:傍晚的云从军营飘出,寒气逼人;而"新月浴霜明"又把视线拉向天空,初升的月亮像被秋霜洗过般清冷透亮。这两句用温度(冷)和亮度(明)的对比,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中间几联展现诗人行进途中的见闻:"泉飞丹嶂雨"写山间瀑布像从红崖上倾泻的雨帘,"树老碧潭龙"则把盘曲的古树比作潭中蛰伏的龙,充满奇幻色彩。随后笔锋转到自身处境:在羊肠小道上艰难为官,心却早已随着大雁飞向故乡。这里"羊肠"喻仕途坎坷,"雁影"代指思乡,非常形象。

后几联继续用景物表达情绪:篱笆边淡淡的菊花香暗示寂寞,暮色中的群山渲染愁绪;乱飞的鸿雁和近处的菊香形成远与近的对照;思乡的梦像阴云般沉重,而家书却和大雁一样迟迟未至。最后两联突然转为明快:山风传来鸟鸣,池塘倒映花枝,月光照着歌女的玉佩,江上商船的白帆与云相连——这些可能是诗人回忆或向往的温暖场景。

全诗最妙处在于:明明都是两个字一组的基础词语(暮云/新月/泉飞/树老),组合起来却像万花筒般变幻出丰富意境。诗人不直接说"我有多想家",而是让云、雁、菊、山替他说话,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让情感更有力量。就像我们现代人拍旅途照片发朋友圈,不写"好孤独",只拍一张荒原上的孤树——古人用文字达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