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季弟鼎臣 其二

访梅楼上月,往时共深夜。
吾季年少小,语芒已激射。
悬镫听鸡鸣,留恋难就舍。
乖离虽日深,此意尚如乍。
万事东流水,一一成悲吒。
俯仰抱幽独,茹荼若啖蔗。
昔年病燕云,讝语杂嗟讶。
兄弟终在口,邻死心不化。
载诵小宛诗,泪比源泉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弟弟鼎臣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往昔兄弟情谊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开头四句是回忆过去:曾经和弟弟一起在楼上赏月到深夜,那时弟弟虽然年纪小,但言谈中已透露出锋芒和才华。"悬镫听鸡鸣"说两人彻夜长谈,直到鸡鸣都不舍得分开。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对感情深厚的兄弟秉烛夜话的场景。

中间部分情感转向深沉:虽然现在兄弟分离已久,但当初的情谊依然鲜明如昨。作者感叹万事如东流水般消逝,只留下无限唏嘘。"茹荼若啖蔗"这个比喻很精妙,表面是说吃苦如吃糖,实际是表达即使生活艰辛,只要想到兄弟情谊就能苦中作乐。

最后六句最为动人:作者回忆自己曾经重病时,在昏迷中仍不断呼唤兄弟,就像《诗经·小宛》中描写的那样,至死不忘手足之情。结尾"泪比源泉泻"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思念之情的汹涌澎湃。

全诗以"兄弟情"为主线,从温馨回忆到深沉感慨,再到悲痛宣泄,情感层层递进。作者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赏月、夜谈)、生动的比喻(苦如甜)和强烈的抒情(泪如泉涌),让读者深刻体会到血浓于水的手足之情。诗中既有对青春岁月的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很容易引起现代人对亲情和时光流逝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