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

空庭杳已夜,孤坐悄无言。
雨后山疑活,云中月欲吞。
清愁难独遣,古意与谁论。
听罢琴中操,呼童早闭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深夜独坐时的孤寂与沉思。

前两句"空庭杳已夜,孤坐悄无言"直接点明场景:夜深人静,庭院空荡,诗人独自静坐。这种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中间四句写得特别生动。"雨后山疑活"是说雨后的山色清新,仿佛有了生命;"云中月欲吞"描写月亮在云中若隐若现,好像要被云吞没。这两句用拟人手法,把自然景物写活了。"清愁难独遣"道出心中淡淡的忧愁难以排解;"古意与谁论"则表达无人可以交流的寂寞。

最后两句"听罢琴中操,呼童早闭门"是动作描写:听完琴曲后,诗人叫童子早点关门。这个细节透露出诗人想要隔绝外界,沉浸在自己世界中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环境描写、景物刻画和心理活动,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寂静夜晚的孤独与思考。诗人用简单自然的语言,把雨后的山、云中的月写得活灵活现,同时把自己的愁绪表达得含蓄而深刻。这种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感受相结合的写法,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的孤独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