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次韵杨笠咏梅

旧时梦醒,记孤筇曾上,断崖千尺。
雪卧苔根苍径掩,老屋空山点易。
冷月无痕,疏风易响,时有樵人谜。
江南天远,挂帆何处吟客。
此际流水柴门,寒烟古寺,竹外欹松柏。
枝北枝南春正浅,城上角清霜白。
瘦绝怜渠,澹应知我,横影眠溪石。
夜阑歌罢,一声遥起村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念奴娇·次韵杨笠咏梅》是一首描绘梅花的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

首句“旧时梦醒,记孤筇曾上,断崖千尺”回忆了作者曾经攀登断崖的经历,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向往。接着,“雪卧苔根苍径掩,老屋空山点易”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雪花覆盖着苔藓,苍翠的山径被雪掩映,古老的房屋在空旷的山中显得格外醒目。这里的“点易”可能是指苔藓在雪中的颜色变化,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冷月无痕,疏风易响,时有樵人谜”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月光清澈如水,没有留下痕迹;微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时而传来樵夫的歌声。这些细节都增加了词的意境和深度。

“江南天远,挂帆何处吟客”表达了作者对远方的思念之情。江南的天空辽阔而遥远,不知诗人此刻身在何处,是否也在仰望星空、寻找心灵的寄托。

“此际流水柴门,寒烟古寺,竹外欹松柏”继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门前流淌的溪水潺潺作响,远处的古寺在寒烟中若隐若现,竹影婆娑。这里的“欹松柏”可能是指松树和柏树倾斜的姿态,给人一种坚韧不屈的感觉。

“枝北枝南春正浅,城上角清霜白”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尽管春天已经到来,但枝头的花朵还略显羞涩,城市的上空飘落着洁白的霜花。这里的“枝北枝南”可能是指树枝交错的位置,而“春正浅”则表达了春天的短暂和脆弱。

“瘦绝怜渠,澹应知我,横影眠溪石”则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梅花虽然瘦弱,但它的美丽却让人怜惜;它的影子横卧在溪石上,似乎在诉说着它的坚韧和不屈。这里的“怜渠”和“澹应知我”都是表达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最后一句“夜阑歌罢,一声遥起村笛”则是整首词的结尾。夜深人静之时,作者结束了歌唱,只听到远处传来的村笛声。这声音悠扬而深远,仿佛与作者的内心产生了共鸣。

总之,《念奴娇·次韵杨笠咏梅》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