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运司园亭十首 其七 潺玉亭

使君漱流心,官府未始忘。
亭下玉溪水,扑碎白玉珰。
清耳不待洗,高怀自沧浪。
安得援瑶琴,写此声琅琅。

现代解析

这首《潺玉亭》描绘了一个官员在繁忙公务中依然保持高雅情操的意境,用自然美景来比喻内心的纯净。

前两句说这位官员(使君)虽然身在官府处理公务,但内心始终向往着像隐士一样在清泉边洗涤心灵的生活。"漱流心"就是借用古人用流水洗耳的典故,表达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中间四句用亭下的溪水比喻官员高洁的品格。溪水冲击着像白玉首饰般的水花("白玉珰"),但这清冽的水声不是为了刻意洗去尘俗,而是自然流露出高尚的情怀。"沧浪"二字暗用屈原"沧浪之水清兮"的典故,暗示这种情操就像清澈的江水一样天然。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真想弹奏瑶琴,把这清越的流水声谱成乐曲。这里把水声比作天然的音乐,表达了诗人对这份超脱境界的向往。

全诗通过"流水-琴声"的巧妙联想,展现了一个身在官场却能保持精神自由的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身在红尘,心向自然"的矛盾与和谐——既要处理公务,又能在潺潺水声中找到心灵的归宿。这种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在今天依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杨怡

杨怡,四川潼川(今四川三台)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一)。今录诗十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