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之春晖堂
泰山有嘉树,上与青云齐。
枝枝濯晨露,叶叶含华滋。
有鸟巢其颠,羽毛金色芝。
凤凰生九子,一一好光仪。
母食九子哺,母飞九子随。
嗟我有父母,常愿千岁期。
父兮捐我去,今独与母居。
愿母加餐饭,且勿念儿饥。
愿母增裤襦,勿念儿未衣。
寿命悬皇天,皇天岂无私。
莫作冬日促,愿如春日迟。
枝枝濯晨露,叶叶含华滋。
有鸟巢其颠,羽毛金色芝。
凤凰生九子,一一好光仪。
母食九子哺,母飞九子随。
嗟我有父母,常愿千岁期。
父兮捐我去,今独与母居。
愿母加餐饭,且勿念儿饥。
愿母增裤襦,勿念儿未衣。
寿命悬皇天,皇天岂无私。
莫作冬日促,愿如春日迟。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非常生动的画面和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父母深厚的爱与失去父亲后的思念。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的象征手法 前六句像一幅画:泰山上有一棵高大的树,树枝沾着晨露,叶子鲜亮茂盛。树上住着一只金色羽毛的神鸟(凤凰),它生了九只健康漂亮的小凤凰。这里用"大树"象征家庭根基稳固,用"凤凰育雏"比喻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情。
2. 亲子关系的温暖描写 "母食九子哺,母飞九子随"两句特别动人,就像现代人拍的家庭小视频:鸟妈妈喂食时,孩子们都张着嘴等待;鸟妈妈飞翔时,孩子们紧紧跟随。这种画面让人自然联想到人类父母照顾孩子的日常。
3. 情感转折与遗憾 "嗟我有父母"开始转折:诗人原本希望父母长寿("千岁期"是夸张说法),但父亲已经离世("捐我去"),现在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这里没有直接写悲伤,但"今独与母居"的"独"字透露出失落感。
4. 最朴实的祝福 "愿母加餐饭""愿母增裤襦"这两组叮嘱,就像离家子女最常对父母说的:"多吃点好的""天冷多穿点"。特别真实的是,诗人反复让母亲别操心自己("勿念儿饥/未衣"),这种"反叮嘱"反而更显牵挂。
5. 结尾的深情祈祷 最后诗人把母亲寿命比作季节:不希望像短暂的冬日,而希望像漫长的春日。这个比喻把抽象的生命具象化,就像我们说"希望时间过得慢一点"一样直白有力。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鸟类的自然现象比喻人类亲情,把深刻的思念转化为日常唠叨般的叮嘱。就像现代人看到鸟妈妈喂小鸟会想起自己父母,诗人通过这种联想,让读者感受到:无论古今,子女对父母的爱和担忧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