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偈》用简练的画面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一种超脱而喜悦的心境。
前两句"一水吞空远,三峰峭壁危"像一幅山水画:浩渺的江水仿佛要吞没远空,三座山峰陡峭险峻。这里用壮阔的自然景象,暗喻修行者突破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吞空"二字尤其生动,既写江水之浩大,又暗含包容天地的胸襟。
后两句转入人情味:"猊台重拂拭,共喜主人归"。猊台(狮子座造型的佛台)被精心擦拭,仿佛和众人一起欢喜迎接主人归来。这里用拟人手法,把佛台写得像老友般亲切,而"主人归"既可能指僧人回到寺院,更深层是暗示心灵找到了归宿。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观与修行感悟自然融合——前两句写外在世界的壮阔,后两句写内心世界的安宁,形成由外而内的升华。最打动人的是那份质朴的欢喜:就像远行归家时,连台阶都为你打扫干净,万物都在欢迎你的归来。这种对生命本真状态的体悟,正是禅诗的独特魅力。
僧某
僧某,姓名未详,曾以偈问道宁。事见《开福道宁禅师语录》卷下。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