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教授勾子甲见访于益昌自言正在华阳时渠方待试石室屡过县斋勾重庆人将至苍溪又访舟中且以佳篇为赠次韵谢之二首 其二
汉威西被浃燉煌,已觉边尘不复扬。
一别可堪论世事,异乡聊共举空觞⑴。
只愁山月嫌清淡,不怕江梅笑醉狂。
惯涉风波神不动,流行坎止未须荒。
一别可堪论世事,异乡聊共举空觞⑴。
只愁山月嫌清淡,不怕江梅笑醉狂。
惯涉风波神不动,流行坎止未须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与友人勾子甲重逢时的感怀之作,充满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联"汉威西被浃燉煌,已觉边尘不复扬"用历史典故开篇,暗喻时局安定。这里用汉代威名远播西域的典故,来比喻当下边疆安宁,战事平息。
颔联"一别可堪论世事,异乡聊共举空觞"写久别重逢的感慨。多年不见,两人在异乡相遇,只能举起空酒杯畅谈世事变迁。"空觞"二字既写实又富有深意,暗示虽有酒兴却无酒可饮的窘境。
颈联"只愁山月嫌清淡,不怕江梅笑醉狂"是诗中最生动的句子。诗人说只担心山间的明月嫌他们太过清贫淡泊,却不怕江边的梅花笑话他们醉后狂态。这里用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写得富有灵性,展现了诗人洒脱不羁的性格。
尾联"惯涉风波神不动,流行坎止未须荒"总结全诗主旨。诗人说自己早已习惯人生风波,内心平静如水;无论是顺境逆境都能从容面对,不会荒废时光。这体现了诗人历经沧桑后的超然心态。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通过饮酒、赏月、观梅等生活细节,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闲适情趣,更传达出面对人生起伏时的豁达胸襟。诗中"不怕江梅笑醉狂"等句尤其生动,让读者仿佛看到两位老友把酒言欢、醉态可掬的温馨画面。
度正
宋合州人,字周卿,号性善。光宗绍熙元年进士。为国子监丞,极论李全必反,献镇压之策。官至礼部侍郎。尝从朱熹学。有《性善堂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