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口隶书歌

鲁中汉碑存十一,任城有三阙里七。郑固墓铭峙东平,苔蚀榛荒亦未失。

汉碑结癖谷口翁,渡江搜访辨真实。碑亭凉雨取枕眠,抉神剔髓叹唧唧。

惝恍拱揖汉代贤,梦中传授点画毕。蝉翼响拓携满囊,晓风吹须策驴疾。

归来检付高手工,蜜香侧理装成帙。碑额碑穿碑阴完,《集中录》中无缺逸。

文檀为函玉为签,琳琅金薤照晴日。谷口危坐四壁观,何殊蠹简蝌蚪漆。

以指画腹昼夜思,久久古人精神出。纵横能为径丈书,小者针虿皆绵密。

横飞直牵力千钧,盛年已入中郎室。如今垂老不轻挥,瘦臂撑拄肩崒嵂。

镫下为我摹数番,古劲如镵金石质。汉后隶书谁登峰,学问无如谷口笔。

珍重藏之胜藏碑,赞服作歌美非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清代书法家郑簠(号谷口)痴迷汉隶书法的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他对书法艺术的极致追求。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1. 寻碑之旅(前12句) 讲郑簠像寻宝一样到处找汉朝的石碑。山东的汉碑大多损毁了,但他还是找到了任城、曲阜等地的珍贵碑文。诗中用"苔蚀榛荒"形容石碑的古老,用"渡江搜访"表现他不远千里求碑的执着。最有趣的是说他晚上睡在碑亭里,梦里都在和汉代书法家交流学写字。

2. 钻研过程(中间12句) 讲郑簠如何研究这些碑文。他像对待珍宝一样把拓片装裱起来,整天坐在堆满拓片的房间里琢磨。诗中用"以指画腹"这个细节,说他连吃饭走路都在空中练字,非常形象。通过长期练习,他掌握了汉隶的精髓,既能写大字也能写小字,笔力雄健。

3. 艺术成就(最后8句) 讲晚年郑簠的书法造诣。虽然年纪大了写字少了,但功力深厚。诗中用"瘦臂撑拄"形容他老迈仍坚持写字的样子,用"古劲如镵金石质"赞美他的字像刻在金属石头上一样有力。最后直接称赞他是汉朝之后最厉害的隶书大师。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梦中授字""指画腹"等生活化描写,让书法家的形象活灵活现 - 通过"策驴疾""蜜香侧理"等细节,让人仿佛看到郑簠奔波装裱的场景 - 用"横飞直牵力千钧"等比喻,让抽象的书法变得具体可感 - 最后直接抒发敬佩之情,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郑簠书法的珍贵

全诗就像一部纪录片,带我们穿越回清代,亲眼见证一位书法家如何痴迷艺术、追求极致。

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年),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随园诗话》所载为东堂),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三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继承了儒家的思想传统与学术,自幼即留意礼、乐、兵、农等学问,还考证过乐律,为以后的戏曲创作打下了音乐知识基础。世人将他与《长生殿》作者洪升并论,称“南洪北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