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时轩

旧时王子猷,爱竹仅成癖。
斯人向千载,论世心莫逆。
吾轩谧竹友,寓意比三益。
俗士旧雨来,今雨定扫迹。
城北有陈侯,眉宇初未识。
似闻臭味同,炯炯见胸臆。
愿言登子轩,哦句呼阿客。
看君阴森下,玉润映连璧⑴。
龙吟秋夜永,卧听风摵摵。
或当命柴车,独咏此君侧。
兴尽悠然反,谁能煖君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爱竹之人的高雅情怀和交友之道,通过竹子的意象传递出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开篇用东晋王子猷爱竹的典故,表明自己与古人志趣相投。就像现代人追星一样,作者跨越千年找到了精神知己。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竹友",把竹子比作能带来益处的朋友。

2. 中间描写两种交友态度:对趋炎附势的"俗士"闭门谢客,却对素未谋面但志趣相投的陈侯敞开胸怀。这就像现代人在社交网络上,会屏蔽酒肉朋友,却愿与素未谋面但三观相合的网友深交。

3. 最后想象与知音共赏竹景的雅趣:在秋夜听竹叶沙沙如龙吟,或独自驾车来竹下吟诗。就像现代人约知己一起听音乐、露营,享受精神共鸣的快乐。结尾"兴尽而返"的洒脱,展现了不刻意讨好任何人的独立人格。

全诗用竹子象征高洁品格,通过对比世俗交往与知音之交,表达了"圈子不同不必强融"的处世智慧。最打动人的是那份对真挚友情的期待,以及在浮躁世界中保持精神独立的清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