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宣王及其弟子赞 其四十二

褒锡朱虚,在器轮舆。
儒室振领,圣门曳裾。
贤业得蕴,美材以摅。
百世不刊,载观成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歌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歌颂了一位儒家贤者及其对文化的贡献。

前两句"褒锡朱虚,在器轮舆"是说这位贤者获得了朝廷的嘉奖(褒锡),乘坐华丽的车驾(朱虚指红色车盖)。"在器轮舆"暗示他身居要职,地位显赫。

中间四句集中赞美他的学问和品德: - "儒室振领":他是儒家学派的领军人物 - "圣门曳裾":追随圣贤的脚步(曳裾指追随) - "贤业得蕴":积累了深厚的学识 - "美材以摅":将优秀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最后两句"百世不刊,载观成书"是最高赞誉:他的著作将成为流传百世的经典(不刊指不可更改),后人都会阅读研究他写成的书籍。

全诗通过车驾、学派、著作等具体意象,塑造了一位德高望重、影响深远的儒家学者形象。语言凝练但内涵丰富,既展现了受赞者的崇高地位,又突出了其学术成就的永恒价值。

赵构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21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母显仁皇后韦氏。赵构生于大观元年五月乙巳日(1107年6月12日),同年赐名赵构,封蜀国公,历任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等职,不久晋封康王,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掳徽、钦二帝北去后,被宋钦宗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称“南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