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辛弃疾晚年写的,通过照镜子这件日常小事,表达了对人生沧桑的深刻感悟。
镜子里的时光倒流(前两句)
诗人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恍惚间觉得像在做梦——现在的我和年轻时的我明明是同一个人,却又完全不同。这种对比就像我们翻老照片时的感受:脸还是那张脸,但眼神里的朝气已被岁月磨平。
人生就像打碎的瓦罐(三四句)
"堕甑"指掉地上摔碎的瓦罐,这里比喻人生中多次重大的失败挫折;"蘧庐"是临时旅舍,暗示人生如寄居客舍般短暂。这两句用生活化的比喻说:我这一生摔过很多跟头,到头来发现生命不过是个临时落脚点。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五六句)
"仙客"代表修道成仙的理想,"孔兄"指代功名事业。诗人说求仙之路太遥远让人沮丧(遐怨),而功名事业也久无消息(无近书)。这就像现代人既向往诗和远方,又放不下现实生活的焦虑。
灵魂的终极选择题(最后两句)
"尘缨"是沾满灰尘的帽带,象征世俗生活;"蕙帐"是隐士的香草帐子,代表归隐山林。诗人陷入两难:是继续在红尘中打滚,还是躲进山林清净?这个选择困境至今仍能引发共鸣——要996拼搏还是躺平?要学区房还是田园梦?
全诗妙在用照镜子、摔罐子、住旅店这些生活场景,把抽象的哲学思考变得可触摸。最后留下的开放式问题,让每个读者都能代入自己的境遇思考人生选择。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