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歌

此翁平生烟水涯,牵风载雨船为家。
水烟苍苍天尽处,欲灭不灭孤篷斜。
鸣榔打船江窅渺,向妻乱叫芦花好。
紫网临风牵绿泥,有鱼无鱼和荇倒。
菰蒲接天水鸟飞,草深沙暖鱼虾肥。
日黄江黑风始怒,犹自放船迎夕晖。
鱼虾杂倒呼儿检,谓言趁此斜阳暖。
腰间刚剩十文钱,沽酒不辞青旆远。
孤舟每牵江色留,烂破衣裳江影浮。
老渔无机鸥可验,有时飞上渠侬头。
筛螺箕蛤生活罢,黄头晚梳绿烟下。
卖得糠虾买得盐,鼾眠自谓心无挂。
夜则惯挨江鹭眠,篱横万朵秋峰边。
明月为灯照江口,江高露冷芙蓉鲜。
或虾或蚌捞江底,官徭不差私自喜。
所愁只恐市城饥,争道鱼虾不如米。
舴艋低回芦叶鸣,沙高日短潮头横。
小儿落水大儿叫,举头一片秋江明。
狂歌乱拍十指齐,叶舟总著烟溪迷。
白酒黄浆醉饱后,眼眶便觉青天低。
赤身不怨贫如洗,浑家团圞一船底。
月落乌啼鬼火明,枕头横在霜花里。
弥空紫沙烟浪平,渡头谁家鸡犬声。
开篙一阵榔板去,半夜海红天日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渔父歌》用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个老渔夫的水上生活,展现了底层劳动者的艰辛与豁达。全诗像一部纪录片,带着我们走进渔夫的日常:

1. 水上漂泊的家 开篇就用"船为家"点明渔夫以水为生的特点。诗中多次出现"孤篷""叶舟"等词,突出小船在苍茫江面上的渺小感。"水烟苍苍天尽处"等句用广角镜头般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渔夫面对浩瀚自然时的孤独。

2. 艰辛却自在的生活 渔夫的生活充满危险与辛苦:紫网捞绿泥、黄头梳绿烟(长时间弯腰劳作)、小儿落水等细节都展现谋生的不易。但诗人更突出他知足常乐的一面:发现芦花就兴奋叫妻子看,用仅剩的十文钱买酒,醉酒后觉得"青天低",这些描写让一个苦中作乐的形象跃然纸上。

3. 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中充满生动的自然意象:江鹭、鸥鸟、芙蓉、鼾声与鬼火(萤火虫)等,展现渔夫与自然和谐共处。"老渔无机鸥可验"特别有趣——因为渔夫没有心机,连鸥鸟都敢停在他头上,这种信任关系令人动容。

4. 隐藏的社会批判 最后几句透露深层思考:渔夫庆幸"官徭不差"(不用服劳役),却担忧城里饥荒时"鱼虾不如米"。这里暗含对现实社会的批评——劳动者即使勉强温饱,也随时可能被更大的社会危机波及。

艺术特色 - 用大量动词(牵、叫、飞、怒等)让静态画面活起来 - 冷暖色调交替:紫网/绿泥、黄头/绿烟、鬼火/霜花形成视觉冲击 - 声音描写丰富:鸣榔声、呼儿声、芦叶鸣等构成"水上交响乐"

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是它真实展现了劳动者在困境中保持的生命力。渔夫的生活像江上浮萍般漂泊无依,但他筛螺捞蚌、醉酒高歌的身影,却让我们看到了"活着"本身的力量与尊严。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