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九日次江城南见寄韵

去年今日雨丝丝,犹记登高步屧迟。
老境又逢重九节,深情还枉故人诗。
重岩细菊筋骸倦,落木西风鬓发知。
赖有好怀相慰藉,主人况是郑当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时,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友情的感慨。

第一句"去年今日雨丝丝"用回忆开头,说去年重阳节下着细雨,诗人还记得自己穿着木屐慢慢登高的情景。这里用"雨丝"和"慢步"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

第二句"老境又逢重九节"直接点出现在的心境:又老了一岁,又到了重阳节。重阳节在古代是敬老、登高的节日,诗人用"又逢"二字表达出岁月轮回的无奈。

第三句"深情还枉故人诗"是说虽然收到老友寄来的诗很感动,但自己年纪大了,可能无法回报这份情谊。"枉"字透露出愧疚之情。

接下来两句用景物描写衰老的身体状态:看到山岩间的野菊都感到疲惫,秋风吹落树叶就像自己斑白的鬓发。这里把自然景物和身体衰老巧妙地联系在一起。

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转折点,虽然前面都在感叹衰老,但结尾却说:还好有美好的情怀可以自我安慰,更何况招待自己的主人像汉代的郑当时一样热情好客。这里用历史典故赞美主人的款待,给全诗带来温暖的收尾。

整首诗就像一位老人坐在秋日里,一边数着白发,一边回忆往事,最后因为朋友的关怀而露出微笑。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把重阳节的特殊感受和老年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