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居生活的宁静画面,充满了质朴的禅意。
前两句"瓦炉爇处清烟霭,铁声敲时晓歆寒"写的是清晨场景:瓦炉里烧着火,升起缕缕青烟;铁器(可能是钟或磬)敲响的声音在寒冷的清晨回荡。这两句通过视觉(青烟)和听觉(铁声)的描写,营造出山寺清晨特有的清冷氛围。
后两句"一穿数珠粗又重,拈来百八不相谩"转向修行细节:手里数着粗糙沉重的佛珠,一颗颗捻过这一百零八颗珠子,诚心诚意地做着功课。"不相谩"意思是不会欺骗自己,表达了修行者虔诚专注的态度。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的生活细节(烧火、敲钟、数佛珠)展现修行者的日常 2. 通过"清烟""寒晓"等意象营造出空灵意境 3. "粗又重"的佛珠暗示修行不易,但"不相谩"又体现了坚持的虔诚 4. 没有说教,却让人感受到山居生活的宁静与庄严
就像用几个简单镜头拍出的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古代修行者真实而富有诗意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