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稿①

古锦囊空喜见君,偏师亦足壮吾军。
尚留声价三分重,未等诗书一炬焚。
死后长卿封禅草,生前瑕叔战场文。
早知灰劫应藏腹,勿任词人醉墨薰。

现代解析

这首诗名为《残稿》,可以理解为作者对自己未完成或散佚作品的感慨。全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典故,表达了文人对自己心血之作的珍视与无奈。

首联"古锦囊空喜见君,偏师亦足壮吾军":用"古锦囊"比喻珍贵的诗稿,虽然已经空了(可能指作品散失),但见到残存的篇章仍然欣喜。就像打仗时即使只有一支小部队,也能壮大军威。

颔联"尚留声价三分重,未等诗书一炬焚":庆幸这些残稿还保留着部分价值,没有被完全焚毁。这里暗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典故,表达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颈联"死后长卿封禅草,生前瑕叔战场文":用司马相如(长卿)死后留下封禅书稿的典故,以及春秋时期瑕叔战场作诗的典故,说明文人总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流传后世。

尾联"早知灰劫应藏腹,勿任词人醉墨薰":早知道作品可能遭劫难,不如把它们都记在心里(藏腹),不让它们被醉后随意写就的笔墨所玷污。这是对创作态度的反思。

全诗通过"锦囊"、"军队"、"战场"等意象,把文学创作比作一场需要精心经营的战役,表达了文人对自己作品的珍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以及对创作态度的自省。语言凝练但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透露出文人的坚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