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牛古树诗
奔牛四树大廿围,昔曾化龙身欲飞。
雷公急击一株死,三株慑伏藏僧扉。
枝叶婆娑广庭里,怒吼终宵声未已。
每因风雨满空时,昂首墙头望江水。
浓阴六月生凉秋,中间千人坐可留。
邻翁白发莫言老,见翁远祖来牧牛。
五季兵戈此错处,樵斧何缘独宽汝。
我来问树树应知,翠碧森森却无语。
雷公急击一株死,三株慑伏藏僧扉。
枝叶婆娑广庭里,怒吼终宵声未已。
每因风雨满空时,昂首墙头望江水。
浓阴六月生凉秋,中间千人坐可留。
邻翁白发莫言老,见翁远祖来牧牛。
五季兵戈此错处,樵斧何缘独宽汝。
我来问树树应知,翠碧森森却无语。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四棵古老的奔牛树的故事,充满神话色彩和岁月沧桑感。
前四句说有四棵二十人才能合抱的大树,曾经差点变成龙飞走。雷神劈死了其中一棵,剩下三棵吓得躲在寺庙门后不敢动。这里用夸张手法表现古树的神奇,雷劈树的细节让故事充满戏剧性。
中间六句描写古树现在的样子:枝叶茂密遮天蔽日,夜里风吹过像在怒吼,下雨时树梢会探出墙头看江水。夏天树荫下像秋天般凉爽,能容纳上千人乘凉。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树写得像有生命的老人,既威严又亲切。
最后六句通过一位放牛老翁的回忆,说明这些树历经五代战乱都没被砍伐,是个奇迹。诗人问树问题,树虽然沉默但翠绿的枝叶就是回答。这里用"见翁远祖来牧牛"的夸张时间跨度,突出古树见证历史的厚重感。
全诗把大树写得既神秘又亲切,通过树的视角展现岁月变迁,表达对自然生命力的赞叹。语言生动形象,神话与现实交织,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古树的传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