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杨花糁(sǎn)径樱桃落。绿阴下、晴波燕掠,好景成担阁。秋千背倚,风态宛如昨。
杨花洒落在小路上,樱桃也纷纷坠落,绿树荫下飞燕轻快地掠过潋滟水波。好景如斯,然而没有她的相伴,却也只能是辜负了这春光。想起她昔日背靠着秋千,那绰约风姿神态,仿佛还是昨天。
糁径:洒落在小路上。糁,煮熟的米粒,这里是散落的意思。晴波:阳光下的水波。风态:犹风姿。宛如:好像,仿佛。
可惜春来总萧索。人瘦损、纸鸢风恶。多少芳笺约,青鸾(luán)去也,谁与劝孤酌(zhuó)?
如今春来尽是萧瑟意境,也是可惜了。人也渐渐消瘦了,看着讨厌的东风吹损了天上的风筝,想起昔日咱们也曾有过多少写在风筝上的约定与美好记忆,如今却是徒惹心酸。连青鸟也飞走了,不再回头,只剩我一个人在此独饮消愁了。
瘦损:消瘦。纸鸢:风筝。芳笺:带有芳香的信笺。青鸾:即青鸟或指女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杨花洒落在小路上,樱桃也纷纷坠落,绿树荫下飞燕轻快地掠过潋滟水波。好景如斯,然而没有她的相伴,却也只能是辜负了这春光。想起她昔日背靠着秋千,那绰约风姿神态,仿佛还是昨天。
如今春来尽是萧瑟意境,也是可惜了。人也渐渐消瘦了,看着讨厌的东风吹损了天上的风筝,想起昔日咱们也曾有过多少写在风筝上的约定与美好记忆,如今却是徒惹心酸。连青鸟也飞走了,不再回头,只剩我一个人在此独饮消愁了。
注释
糁径:洒落在小路上。糁,煮熟的米粒,这里是散落的意思。
晴波:阳光下的水波。
风态:犹风姿。宛如:好像,仿佛。
瘦损:消瘦。纸鸢:风筝。
芳笺:带有芳香的信笺。
青鸾:即青鸟或指女子。
赏析
该词写离愁别怨。上片写景,前三句实写眼前之景,后二句虚写,写想象之景。
三四点青苔浮于波上,一两声莺啼鸣于树下。已暮春时节,樱桃散漫,柳絮飘扬,风日晴和不够,须要人意好才算得好景。一句“成担阁”,人意便隐身于旧梦中。此去经年,斯人不在,便是良辰好景虚设。
同是花开莺啼、草长鹭飞的时节,因着这“担阁”二字,都黯然失了颜色。困酣娇眼的杨花,飘飘摇摇,萦损柔肠;看樱桃空坠,也无人惜。燕双飞,犹得呢喃低语,“为怜流去落红香,衔将归画梁”,竟是黛玉葬花的心境一般。庭院深深处,小园香径下,唯有幽人独往来。
恍惚间,纳兰似又回初见时刻,他的她,背倚秋千,姣花照水般低头不语,也有伤春的秀眉微蹙,也东风吹乱云鬓。小山犹可闻琵琶弦上相思意,纳兰呢?相思不知说与谁人听。寸心间思绪万千,可容得下这咫尺天涯的天上人间?宛如昨,昨日已弃纳兰而去不可留,今日之日落花独立多烦忧。
去年昨日此门中,人约黄昏后;今年花依旧,不见去年人。纳兰斜倚秋千,抚着冰凉的秋千索,追忆那些朝朝暮暮。往事淌过心头,斯人何在?他望向春雁回彩云归,望向细雨过桃花落,望向角声寒夜阑珊,只望得一怀愁绪空握。天涯一隅,不知她在那一方可也凭栏忆?泪眼望花,花亦无语,“乱i红飞过秋千去”。
春如旧,人空瘦。也似当年陆游与唐琬痛作生离,十年邂逅,或晁补之,自号归来子,心向东篱却身陷朝野,怕是早存了归去的心思,也看清楚了这繁华尘世间的过眼云烟。“多情总被无情恼”,纳兰也想放下那些恼人的多情吧?同是花间杯盏,月下独酌,太白笑饮“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纳兰却敛眉低喟“谁与劝孤酌”。
谁劝孤酌?无解。杨花处处,飞燕双双,融融春意中泛起心头的,是吹不去化不开的悲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将尽、孤独伤感的场景,像一幅带着淡淡哀愁的水彩画。
上片(前半部分)用杨花铺路、樱桃凋落的画面开篇,点明暮春时节。绿荫下燕子掠过水面的动态描写,原本该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却因"好景成担阁"(美好时光被耽误)而蒙上阴影。女子背靠秋千的身影,在风中依然保持着往日的风姿,暗示她正在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下片(后半部分)直抒胸臆:这个春天始终让人感到冷清萧条。用"人瘦损"(人消瘦)和"纸鸢风恶"(风筝被狂风吹)的意象,暗喻人生际遇的坎坷。曾经收到过许多相约的信笺(芳笺约),但如今传信的青鸾(神话中的信使)已飞走,再没有人能陪自己饮酒解愁了。
全词妙在三个反差: 1. 用明媚春景反衬内心孤寂 2. 用往日的热闹对比现在的冷清 3. 用轻盈的杨花、纸鸢等意象承载沉重的愁绪
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三句,把现代人"已读不回"的失落感,用"青鸾去也"这样诗意的表达呈现出来,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当所有联系方式都断了,连个劝酒的人都找不到的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