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小诗描绘的是古代端午节闺阁中的一幕生活片段,用极简的笔触勾勒出节日的精致与女性的柔美。
前句"绕臂双条达"像特写镜头:女子手臂上缠绕着两条鲜艳的五色丝线(端午节辟邪习俗),丝带自然垂落。"达"字用得巧妙,既表现丝带顺滑垂坠的质感,又暗含"通达如意"的吉祥寓意。
后句"红纱昼梦警"突然转入动态:透过红色纱帐,午睡的女子被惊醒。这里的"警"字很传神,可能是被节日街巷的喧闹声惊醒,也可能是被手臂上丝带的触感唤醒,刹那间朦胧睡意与节日现实交织。
全诗仅十个字,却构成两个充满对比的画面:前句静(缠绕的丝带)、后句动(惊醒的瞬间);前句色彩明艳(双色丝带)、后句光影朦胧(红纱帐内)。通过闺阁生活的小细节,让人感受到端午节的特殊氛围和古代女子细腻的生活情调。
王曾
(978—1038)青州益都人,字孝先。真宗咸平五年进士第一。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曾规谏真宗造天书、大建玉清昭应宫事。仁宗立,刘太后听政,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朝廷倚以为重。以裁抑太后姻亲,罢知青州。景祐元年,召入为枢密使,次年复拜相,封沂国公。因与吕夷简不协,俱罢,出判郓州。卒谥文正。有《王文正公笔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