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三首 其二

僧来逢雨涨,欲以笠为舟。
行脚非骑马,安心须牧牛。
破村无大树,剩水有清流。
衣絮不忧薄,芦花雪满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又略带荒凉的乡村景象,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僧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开头两句很有趣:僧人遇到下雨导致河水上涨,居然想把斗笠当船划走。这种天真的想象既表现了僧人面对困境的幽默感,也暗示了他随性自在的性格。

中间四句点出了僧人的生活状态:他徒步云游不骑马(说明生活简朴),需要像牧牛一样保持内心平静。村里虽然破旧没有大树,但残留的溪水依然清澈。这里用"剩水"这个说法很巧妙,既写出乡村的凋敝,又突出了自然之美的留存。

最后两句最有意境:僧人穿着单薄的棉衣也不怕冷,因为放眼望去,整个河岸的芦花像雪一样白茫茫一片。这里把芦花比作雪,既写出了景色之美,又暗含僧人内心纯净如雪的境界。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在简陋环境中依然保持平和的心态。僧人面对涨水、破村、单衣都不烦恼,反而能从清流、芦花中找到诗意。这种随遇而安、在平凡中发现美的生活智慧,正是这首诗的精髓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