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连日脾胃不快,因观书,遂喜食)

肝脾何药解清虚,不用参苓不㕮咀。
一种单方无授受,明窗端坐只观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观书》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生活情趣的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在面对身体不适时如何通过读书来调节心情,并从中找到乐趣的心境。接下来我将逐句分析这首诗:

“肝脾何药解清虚,不用参苓不㓮咀。”

这里,作者首先表达了自己肝脾不适的情况,提到自己并没有采用参苓等草药来调理身体。“不用参苓不㓮咀”这一句暗示了他并未采取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这开启了一个悬念,使读者好奇他是如何通过其他方式来缓解身体不适的。

“一种单方无授受,”

这句诗中的“单方”可以理解为一种独特的方法或途径。“无授受”表明这种方法并不是从他人那里学到的,也不是一种普遍知晓的方法,而是作者自己找到的一种独特方式。这为接下来的诗句埋下了伏笔。

“明窗端坐只观书。”

这句诗揭示了答案:作者选择坐在明亮的窗前读书。通过读书,他找到了缓解身体不适的方式,并从中获得了乐趣。“观书”成为了他的“单方”,这是他独特的方式来调节心情和身体状态。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它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理解。身体不适时,他没有选择常规的药物疗法,而是通过读书来调节自己,这体现了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这首诗的语言表达非常生动,使用了通俗易懂的语言,使读者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并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情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在身体不适时如何通过读书来调节自己的独特体验,表达了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郑清之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