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日登含虚阁

圆景光渐阙,海溢秋生潮。
禅林敞高阁,势欲凌云霄。
老僧敬远客,良夜相招要。
焚香足清供,举酒聊逍遥。
河汉西南流,微风忽刁调。
夜气悄且清,川原何寂寥。
悠然动遐想,凭阑发长谣。
商声出金石,馀音一何嘹。
愿随瑶台鹤,高举乘飘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登阁赏景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交融。我们一起来欣赏:

1. 海潮与月光:“圆景光渐阙,海溢秋生潮。” 这两句描绘了海上夜景,月亮渐渐隐去,海面上涌起了秋潮。这里借自然现象表达了时光流逝与季节变换的主题。

2. 禅林与高阁:“禅林敞高阁,势欲凌云霄。” 高高的阁楼矗立在寺院之中,似乎要直插云霄。这不仅描述了阁楼的高大,也暗示了诗人对精神境界的向往。

3. 迎接客人:“老僧敬远客,良夜相招要。” 老僧热情地迎接远来的客人,邀请他们在良宵共聚。这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友谊。

4. 赏月与饮酒:“焚香足清供,举酒聊逍遥。” 在清幽的环境中焚香会供,举杯畅饮,心情自在。这里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5. 星空的浩瀚:“河汉西南流,微风忽刁调。” 星河从西南方向缓缓流过,微风轻拂。这句诗通过星空的运动和微风的吹拂,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6. 夜晚的寂静:“夜气悄且清,川原何寂寥。” 夜间空气宁静清冷,大地一片寂静。这里描绘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引发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7. 遐想与感慨:“悠然动遐想,凭阑发长谣。” 诗人在这片寂静中产生悠远的遐想,倚着栏杆吟唱长长的诗篇。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悟。

8. 自然与心灵的共鸣:“商声出金石,馀音一何嘹。” 商声(自然界的声音)如同金石般铿锵有力,余音嘹亮。这里通过自然的声音与心灵的共鸣,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9. 飞翔的理想:“愿随瑶台鹤,高举乘飘飖。” 诗人希望能像瑶台上的仙鹤一样,展翅高飞,自由自在。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精神境界与人生理想的追求。诗中既有对现实的观察,也有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