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忠义
浩浩大江流,孤城杀气遒。江阴十万户,鬼哭声啾啾。
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誓与敌相抗,誓与城同休。
但以死为乐,而以降为羞。遂令一城人,并作一貉邱。
诛戮过嘉定,剿洗胜扬州。吁嗟我江阴,忠义炳千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江阴人民在清军入侵时宁死不屈的悲壮故事,用直白的语言展现了普通百姓的血性与骨气。
开篇用"浩浩大江"与"孤城杀气"形成强烈对比,十万户人家的鬼哭声中,藏着宁折不弯的决心。"留头不留发"六字如刀刻斧凿,把当时"剃发令"下百姓的生死抉择写得惊心动魄——对江阴人来说,头发是尊严的象征,比性命更重要。
中间八句像快镜头切换:全城人团结如"一貉邱"(像山丘般坚固),把死亡当快乐,视投降为耻辱。这种反常理的价值观恰恰凸显了他们的气节。清军的暴行被量化比较——比嘉定三屠更狠,比扬州十日更甚,但越是渲染血腥,越反衬出江阴人的刚烈。
结尾"忠义炳千秋"如金石坠地,告诉我们:肉体终会消亡,但精神如江流永存。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像老百姓的日记般朴实,却因真实而震撼。它告诉我们:历史不只是王侯将相的故事,普通人的抗争同样能照亮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