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畴竹林

森森万玉俯清溪,径入苍云杳欲迷。
珍重主人劳载酒,琅玕节下为留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雅致的竹林溪景,充满文人雅趣。前两句"森森万玉俯清溪,径入苍云杳欲迷"用生动的比喻,把挺拔的竹林比作"万玉"(无数美玉),竹林倒映在清澈溪水中,小径蜿蜒深入云雾缭绕的竹林深处,营造出朦胧神秘的意境。后两句"珍重主人劳载酒,琅玕节下为留题"转为叙事,写主人热情地带着酒来招待,诗人在青翠的竹节下题诗留念。"琅玕"指美玉般的竹子,既呼应前文的"万玉",又暗含对主人高雅品格的赞美。全诗通过竹林、溪水、云雾、美酒等意象,展现了文人雅集时清幽脱俗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和对主人盛情的感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读来让人仿佛置身那片苍翠竹林之中。

龚诩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