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偈倾一百六十九首》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作比喻,讲了一个关于修行悟道的道理。
"金圈栗蓬"可以理解为金属圈和带刺的栗子壳,暗指修行路上遇到的困难和考验。"炉鞴鎔鎔"描绘了火炉里金属熔化的场景,象征修行过程中需要经历的磨练。
后三句点明主旨:只有真正"吞得透得"(完全消化理解)这些考验的人,才能把"钝铁顽铜"(比喻愚钝的人)点化成材。最后一句"百丈徒夸三日聋"用了一个典故:百丈禅师假装耳聋三天,暗示真正的悟道不是靠嘴上说说的,需要实实在在的体悟。
全诗用简单的比喻说明:修行就像炼金,要经过烈火考验;真正的开悟不在于夸夸其谈,而在于能否真正消化这些考验。这种把深奥的佛理用日常事物来比喻的手法,既生动又深刻。
释智朋
释智朋,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俗姓黄。居衡州华药寺,建康清凉寺。高宗绍兴七年(一一三七)住婺州天宁寺(《罗湖野录》卷四),后退居明州瑞岩。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照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