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华 其二 媭砧课读图为王少鹤农部题

旧业青箱,诵先芬、幸托茕茕月姊。
珠树俊才,名成捣衣声里。
冰绡细写前尘,照灯影、柴门深闭。
谁记。
有元龙、省识当时情事。
宫锦艳柯里。
是寒砧叠就,香罗文绮。
霜杵泪、痕悽红,尚沾掺指。
扁舟画省归来,胜清沔、相望天际。
迎侍。
趁明年、一帆春水(清沔用姜白石事,元龙谓桂舫也)。

现代解析

这首词讲的是一个读书人回忆往事、感念亲恩的故事,用生活化的画面传递深厚情感。

上片(前半部分)像老照片一样展开回忆: 1. "旧业青箱"说祖传的书箱,暗指家族读书传统。"茕茕月姊"用月亮比喻孤独的姐姐,说她像月光一样守护着自己读书。 2. "捣衣声里"这个细节很妙——在家人洗衣服的日常声响中,主人公考取了功名,说明寒门学子成功的不易。 3. "灯影柴门"勾勒出贫寒却温馨的苦读场景:关着破木门,就着油灯读书,姐姐可能正在旁边缝补衣物。

下片(后半部分)转到现实感慨: 1. "宫锦""香罗"这些华贵布料,其实是比喻那些看似普通的洗衣劳作——姐姐捣衣的辛劳,最终织就了弟弟的锦绣前程。 2. "霜杵泪痕"最动人:冬夜捣衣时,姐姐冻红的手指可能沾着泪水,但这份辛苦中包含着亲情。 3. 结尾用"春水扁舟"的明朗画面,表达接姐姐同享荣华的承诺,与开头孤灯苦读形成温暖对照。

全词妙在把"洗衣"这件家务事写成爱的象征: - 姐姐捣衣的砧板声变成特殊的"读书伴奏" - 洗衣的辛苦化作弟弟奋进的动力 - 普通布料在回忆中升华成"宫锦香罗"

就像现代人回忆"妈妈熬夜织的毛衣"或"爸爸修自行车供我上学",词人通过洗衣这个生活片段,把亲人之间最朴实的付出写得感人至深。最后"明年接你来享福"的承诺,让整首词充满人间烟火气的温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