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在搬家到遂宁新居时写的,表达了一种漂泊无依、生活艰辛的感慨。
1. 漂泊无定的生活: 开头“八口飘如不系舟”用“不系舟”(没有拴住的船)比喻一家八口人像小船一样随波逐流,居无定所。作者觉得自己像笨拙的斑鸠,连个安稳的窝都搭不好,心里充满愧疚。
2. 频繁搬家的无奈: “故园三徙成流寓”写他多次搬家,像流浪一样,始终没有固定的家。儿子也不在身边(“子舍常虚更远游”),更添孤独。
3. 清贫却坚守节操: 他租房子住(“赁庑”),生活清苦,但依然保持高尚的品格(“贞苦节”)。选择新居时费尽心思(“卜居心瘁”),希望能像古代贤人一样找到心灵归宿(“慕灵修”)。
4. 自嘲与豁达: 最后两句是自问:我这一生到底拥有什么?答案似乎是“一无所有”,只能自封一个“醉侯”的虚名,用喝酒来排解苦闷,带点幽默,也透出无奈。
精髓: 这首诗写的是普通人的漂泊与坚持,既有对生活艰难的感叹,也有在困境中保持尊严的态度。语言朴实,情感真实,容易让人共鸣。
张问陶
张问陶(1764—1814)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字仲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张问陶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张问陶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