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州道中

大陵河东古莫州,居人小屋如蜗牛。
屋边向外何所有,唯见白沙累累堆山丘。
车行沙中如倒拽,风惊沙流失前辙。
马蹄半跛牛领穿,三步停鞭五步歇。
鸡声人语无四邻,晚风萧萧愁杀人。
人有祷,沙应神,辽东老兵非使臣,何必埋却双行轮。

现代解析

《莫州道中》这首诗用生动的画面和直白的语言,描绘了古代莫州荒凉艰苦的生存环境,读起来像一部接地气的"沙漠公路片"。

开头就像用手机拍了个全景:大陵河边破旧的莫州,老百姓的房子小得像蜗牛壳。镜头一转,窗外只有望不到头的沙丘,像一堆堆白面馒头。这里用"蜗牛""白面"作比喻,把荒凉景象说得特别有生活感。

中间八句是"沙漠历险记":车轮陷在沙里像被人往后拽,风一吹就把前车的轮印抹平。马瘸了腿牛磨破颈,走三步就得停下喘口气。没有邻居只有风声,愁得人心里发慌。这些细节像直播一样真实,让人仿佛能听见风沙呼啸,感受到行路的艰难。

最后四句突然来个"神转折":当地人说要拜沙神,但老兵吐槽"我又不是钦差大臣,凭什么要我的车轮被埋?"这个结尾很妙,既带着苦中作乐的幽默,又暗含对艰苦环境的无奈反抗。

全诗就像用大白话拍的纪录片,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画面都冒着沙土味。诗人通过行路难的日常,让我们看到古代普通人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那种"骂骂咧咧继续走"的生命力特别打动人。最厉害的是,他把这么沉重的主题,写得像唠家常一样自然鲜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