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芳草碧寄吴中故人

二月芳草碧,江南新燕来。
掀兹良岁时,佳人安在哉。
佳人弃我去,杳在天之涯。
天涯望不极,业愁结中怀。
翠觞不成欢,玉琴有馀哀。
西湖春事深,林花为谁开。
折花无所赠,三嗅空徘徊。
楼前东流水,湛湛生绿苔。
去波日千里,还绕姑苏台。
凭水寄我思,旦暮肠九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二月江南的春景,以及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深切思念。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读来让人感同身受。

开篇两句,“二月芳草碧,江南新燕来”,直接点明时间和地点,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江南春景图。二月的江南,芳草萋萋,新燕归来,万物复苏,本该是令人愉悦的季节。

然而,诗人笔锋一转,“掀兹良岁时,佳人安在哉”,在这美好的时光里,诗人却感到孤独和惆怅,因为思念的人已经远去。“佳人弃我去,杳在天之涯”,诗人用“弃”字,表达了对故人离去的无奈和伤感,而“杳在天之涯”则进一步强调了距离的遥远和思念的深切。

接下来的诗句,诗人通过各种意象,进一步抒发自己的愁绪。“天涯望不极,业愁结中怀”,遥望天涯,却看不到故人的身影,内心的愁绪郁结难解。“翠觞不成欢,玉琴有馀哀”,即使有美酒和琴声,也无法排解内心的哀愁,反而更添伤感。

“西湖春事深,林花为谁开”,诗人将目光转向西湖的春景,林中的花朵盛开,却无人欣赏,暗喻自己的孤独和寂寞。“折花无所赠,三嗅空徘徊”,诗人想要折花赠送给故人,却无处可送,只能独自徘徊,闻着花香,更添惆怅。

最后几句,诗人借流水寄托思念之情。“楼前东流水,湛湛生绿苔”,楼前的流水日夜不息,水面上已经长满了绿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绵长。“去波日千里,还绕姑苏台”,流水奔腾千里,最终还会流经姑苏台,而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也如同这流水一般,绵延不绝。“凭水寄我思,旦暮肠九回”,诗人希望流水能够将自己的思念带给故人,而自己则日夜思念,肝肠寸断。

整首诗,诗人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以及对故人的深切思念,表达了一种孤独、惆怅和无奈的情感。诗人善于运用意象,如芳草、新燕、翠觞、玉琴、林花、流水等,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诗歌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