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酬和积十馀篇涛不能诗肯堂强之乃依其韵而错杂用之勉成一首

吾师性好客,亭园极遐赏。
高宴无虚日,嘉客时来往。
酒政酷汉吏,诗律密秦网。
张李争出奇,范子才无两。
群雄不相下,建国各分壤。
小侯执贽来,听命甘诮谤。
郡县不敢居,退思乘一障。
忆我二十馀,抗志薄今曩。
良马脱羁络,千里犹莽苍。
盲进不知退,力竭仍思强。
岂料遇仲达,唾手收曹爽。
蚁垤恐颠踬,嵩华恶能上。
范子笑其旁,瓦缶击之响。
怜彼蜩与鸠,不使控草莽。
趣我令当阵,怯夫胆忽放。
纵横大敌前,那复计弱壮。
思酬知己恩,胜负不设想。
请师备良药,将疗灌夫创。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被逼写诗"的幽默故事,用打仗来比喻写诗的过程,特别生动有趣。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

1. 老师设的"诗局"(1-10句)
老师像好客的诸侯,天天开宴会。他定的写诗规矩特别严格,像汉朝酷吏定的法律,又像秦朝的严苛法网。其他同学(张、李、范)都很有才华,各自称霸一方。我这个"小诸侯"被迫来参加,只能乖乖听话。

2. 我的狼狈处境(11-22句)
回忆自己二十多岁时像脱缰野马,现在却像不会打仗的将军。明明力气用完了还要硬撑,结果像三国时的曹爽遇到司马懿,一败涂地。想登上高山(写好诗)却连蚂蚁窝都爬不稳。同学范子还笑话我,说我像瓦罐叮当乱响,像知了叽叽喳喳。

3. 硬着头皮上阵(23-28句)
虽然害怕,但想到要报答老师的知遇之恩,还是鼓起勇气上"战场"。不管诗写得好不好,先请老师准备好药,等我这个"灌夫"(汉代莽将军)受伤了好医治。

全诗妙在:
- 把写诗比作打仗,规矩严得像法律,同学像诸侯争霸
- 自嘲写得特别生动:像爬不上山的蚂蚁、乱叫的知了、会受伤的莽夫
- 最后两句最有趣:还没开战就先讨伤药,活画出一个又怂又可爱的诗人形象

这种用夸张比喻来自嘲的写法,让严肃的写诗活动变得轻松有趣,普通人读着也能会心一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