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歌赞颂了一位名叫伯兹雩娄的古代学者,他勤奋好学,成就斐然。前两句说他专心治学,成绩显著,能够跻身当时最优秀的三千弟子行列,还成为其中七十位杰出者之一。三四句强调他的成功不是靠投机取巧,而是凭借真正的善行和品德——只有真正有德行的人才能获得这样的地位。最后两句说他的事迹被记载在史书中,名声远扬。全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德才兼备的学者形象,传递了"真才实学+高尚品德=永恒声誉"的价值观,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发意义。
赵构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21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母显仁皇后韦氏。赵构生于大观元年五月乙巳日(1107年6月12日),同年赐名赵构,封蜀国公,历任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等职,不久晋封康王,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掳徽、钦二帝北去后,被宋钦宗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称“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