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寄王祥季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祥季昆的深切思念和感慨。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诗中的情感和场景。
首句“右军孙子总奇才”用了“右军”一词,指的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这里借指王祥季昆的父亲或家族成员。这句话赞美了王祥季昆家族英才辈出,他本人也才华横溢。
第二句“一别俄惊秋又来”表达了诗人与王祥季昆分别后,时间迅速流逝,秋天已经来临。这里的“俄”字传达出时间过得很快,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
接下来两句“冠佩正宜朝凤阙,钓竿未许老鳌台”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第一句描绘了成为朝廷官员的形象,诗人认为王祥季昆应该去朝廷施展才华,为国家做贡献。第二句则描绘了隐居生活的画面,诗人认为王祥季昆不应老死于官场,应该像钓鱼一样悠然自得。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两种美好设想,也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关心和祝福。
“云昏野寺疏钟断,潮落寒汀野鹤回”通过描绘秋天傍晚时分的景色来抒发诗人的情感。昏暗的云朵、寂寥的寺庙、稀疏的钟声、落潮的寒汀、归巢的野鹤,这些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带伤感的画面,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远离视线后的孤独与思念。
最后一句“咫尺相思不相见,渴心吟望欲生灰”表达了诗人与王祥季昆虽相隔不远,却无法相见的无奈与伤感。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甚至感到心如死灰,形容思念之情之浓烈。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王祥季昆深深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翟龛
翟龛(一二二四~一三一四),号遁庵,东莞(今属广东)人。景先子。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领乡荐,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再举都魁,官本邑主簿。宋亡,杜门不出,建聚秀楼,延士讲习其间。延祐元年卒,年九十一。事见清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四、民国《东莞县志》卷五四。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