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比喻,揭露了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血腥现实。
前两句"红颜从此燕钗分,小杏夭桃信手耘"用女性梳妆打扮的场景作比:原本精致的发钗(象征革命力量)被粗暴拆散,就像园丁随意践踏初开的花木("小杏夭桃"指年轻革命者)。这里用女性梳妆被破坏的意象,暗示革命事业遭受突然摧残。
后两句"谁肉谁刍浑不管,门前羊虎自成群"更直白:当权者根本不分青红皂白("谁肉谁刍"指不分好歹),任由刽子手("虎")和帮凶("羊")在门前聚集。这里用动物比喻,既写出屠杀的野蛮性,又暗讽反动势力如野兽般凶残。
全诗最妙处在于用日常事物(梳妆、花园、家畜)比喻重大历史事件,把抽象的政治屠杀具象化。特别是"信手耘"这个动作,既写出行凶者的随意残忍,又透露出诗人对年轻生命被践踏的痛心。最后"羊虎成群"的画面,既真实反映了当时白色恐怖的氛围,又留下想象空间——这些野兽终将被驱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