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写竹齐伯玉
少微躔下有佳客,紫髯漆发双瞳碧。
前年骑鹤游广陵,傲睨江涛弄明月。
雄才荦荦天马驹,清标炯炯冰玉壶。
满襟英气敛不住,却与竹君传画图。
酒酣肝胆露芒角,雪壁淋漓翻墨汁。
兴豪一扫数百竿,立玉排空森列戟。
苍烟漠漠横高秋,虚堂昼静闻萧飕。
知君用心亦良苦,落笔妙觑文洋州。
我渐飘泊大江北,岁晚交情冷如铁。
欲留此画共结三友盟,只恐一夕通灵化梭壁。
前年骑鹤游广陵,傲睨江涛弄明月。
雄才荦荦天马驹,清标炯炯冰玉壶。
满襟英气敛不住,却与竹君传画图。
酒酣肝胆露芒角,雪壁淋漓翻墨汁。
兴豪一扫数百竿,立玉排空森列戟。
苍烟漠漠横高秋,虚堂昼静闻萧飕。
知君用心亦良苦,落笔妙觑文洋州。
我渐飘泊大江北,岁晚交情冷如铁。
欲留此画共结三友盟,只恐一夕通灵化梭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齐伯玉画竹的情景,展现了画家的豪迈气概和竹子的清雅风骨。
开头先介绍齐伯玉这个人:他相貌不凡(紫胡子黑头发,碧绿眼珠),前年曾骑着仙鹤游览扬州,傲视江涛明月。这里用"骑鹤"暗示他像仙人般潇洒不羁。
接着赞美他的才华:像天马一样出众,品格像冰玉壶般高洁。他满身英气藏不住,都倾注在画竹上。这里用"竹君"把竹子人格化,说画家是在为竹子"传神写照"。
然后生动描写作画场景:酒酣耳热时豪情迸发,在雪白的墙壁上泼墨挥毫。一挥而就画出数百竿竹子,像玉柱般耸立,又像排列的兵器般森然。这里用"立玉排空"形容竹子挺拔,"森列戟"则突出竹林的威武气势。
再写画作效果:秋日薄雾中,仿佛能听到竹叶沙沙作响。称赞画家技艺高超,堪比宋代画竹名家文同(文洋州)。这里通过视觉、听觉的联想,让静态的画作活了起来。
最后诗人自述:我漂泊江北,岁末倍感孤寂。想留下这幅画作伴(与竹、画家结为"三友"),又怕画中竹子像传说那样化作飞龙离去。结尾这个典故既赞美画作逼真,又流露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全诗通过夸张的比喻(天马、冰玉)、生动的动作描写(扫、翻),把画竹过程写得气势磅礴。同时用竹子象征高洁品格,表达对艺术家的敬佩之情。最妙的是结尾,从豪迈转入惆怅,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