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民谣 迎送亭
迎送亭,亭边柳色何青青。树头风和鹊声喜,朱甍碧瓦烟光凝。
路人矫首城南北,榜字新题照阡陌。金牌天使走马来,蕃官出门饯迎客。
车头老人扶轭行,自言身是宋遗氓。斯亭岂为迎送设,殆欲迎宋非虚名。
南人侧耳惊相顾,此语端能卜天数。说与征夫且缓驱,往来怕见征尘污。
莫折亭前百年柳,曾经宋德栽培久。只期南望翠华归,再拜马前称万寿。
现代解析
这首《中原民谣 迎送亭》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深刻的家国故事,读来令人动容。
诗歌开头描绘了一座名为"迎送亭"的驿站,柳树青青,鸟语花香,看似是个普通的休息场所。但随后笔锋一转,通过一位扶车老人的话揭示了这座亭子的真实意义——它表面是迎接金国使者的场所,实则是百姓们等待宋朝回归的象征。
老人自称"宋遗民"(宋朝遗民),他的话让周围人震惊,因为这在当时是可能招来杀头的真心话。诗中"南人侧耳惊相顾"生动表现了百姓们既惊讶又共鸣的复杂心情。最后几句尤为感人,百姓们请求不要折断亭前的老柳树,因为那是宋朝栽培的,他们依然期盼着宋朝皇帝归来。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普通百姓在异族统治下依然保持的对故国的忠诚。那座迎送亭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百姓们表面顺从下的真实心愿。诗人用柳树、亭子这些日常景物,巧妙地寄托了深沉的爱国情怀,让读者感受到即使在小人物身上,也跳动着赤诚的爱国之心。
周麟之
(1118—1164)泰州海陵人,一说江宁人,字茂振。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兼给事中。绍兴二十九年,充金国哀谢使,言辞详雅,金人为加礼。次年为同知枢密院事。金主背盟,复奉命出使,以主张俟金来南,尽锐奋击,必能成功,辞之。因被劾,责授秘书少监分司南京,筠州居住。有《海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