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钱塘(今杭州)的乡村生活小景,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
前两句用"桑袅袅"和"柳毵毵"两个叠词,把桑树柔枝轻摆、柳条细长垂落的动态美写得活灵活现,让人仿佛看到春风中摇曳的绿意。酒姥溪和钱塘郭两个地名,悄悄点出这是杭州城外的水乡风光。
后两句突然从景物跳到人物:路上遇见邻家妇人,远远就打招呼,问起"小小"(可能是孩子小名)最近是不是开始学养蚕了。这个细节特别生动,既展现了乡村妇女见面拉家常的真实场景,又透露出江南养蚕的时节到了。最妙的是诗人没写回答,留给我们想象空间——也许妇人会停下脚步细说,也许只是匆匆寒暄,但这份邻里间的亲切已经跃然纸上。
全诗就像随手拍的短视频:先扫过绿意盎然的溪边景色,然后镜头突然捕捉到两个熟人的日常对话。没有深刻的大道理,就是平凡生活的动人瞬间,让人感受到春天里生命的气息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